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2618。当日京东物流收盘股价为41.7港元,市值超过2500亿港元,仅次于市值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顺丰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上午,敲响京东物流上市钟声的不是京东的创始人,也不是京东物流高层,而是京东的客户和基层员工,最为特别的是,还有一个机器人——象征京东物流先进科技的六轴协作机械臂。
据悉,智能机械臂是京东物流大量应用的数十种机器人之一,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等先进技术,完全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及应用算法,为传统工业机器人赋予了智能使命,目前已经在视觉拣选、自动分拣、自动堆码垛、空箱回收等场景得到了大量应用。京东物流更快更高效的服务背后,是亚洲一号、无人仓、无人车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大规模应用。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京东物流的技术研发支出达到53亿元。到2020年底,京东物流运营的“亚洲一号”大型智能物流仓库数量已达到32座,已经拥有及正在申请的专利及计算机软件版权超过4400项,其中与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的超过2500项。
技术的全面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京东物流的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在京东物流的助力下,京东集团的履约成本不断下降,库存周转率不断提升。根据京东最新公布的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下降至31.2天,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了4.2天,创下了比往年消费旺季更快的库存周转天数纪录。2020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网络处理的线%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其中超过60%的订单为211限时达。这样的效率与服务已领先全球。
此次京东物流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经营效率。根据港交所公告,京东物流公开发售价定为每股40.36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超过241亿港元。京东在此前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所募资金55%将用于升级和扩展六大物流网络,保持竞争优势;20%将用于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包括自动化科技、数据分析与算法以及其他底层技术等;15%将用于扩展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
近年来,随着快递网络体系越来越大,劳动成本日益提升,科技运用能力已成为推动行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快递行业开始进入技术密集期。科技创新在快递全流程、全场景应用加快,尤其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投递等领域,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的快递物流科技产品,在物流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拥有强大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的公司提前沉淀技术优势,获得在劳动力日益紧缺的未来持续领先的强大动力。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升效率并获得核心竞争优势,成为物流巨头们投入的重中之重。
以物流巨头顺丰为例,近年来,顺丰不断加大对技术的投入。目前,顺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物流地图等科技前沿领域均展开了纵深布局。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在今年4月的财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顺丰围绕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这一核心目标,多年来坚持夯实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并持续投入科技研发。顺丰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的科技投入将近43亿元,同比增长了16.5%。2021年一季度,顺丰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6%。
可以预见的是,京东物流上市后,物流巨头们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资竞赛将更加激烈。“未来我们希望用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最大化助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继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体验,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商业和社会效率提升。” 京东物流CEO余睿在京东物流上市之际表示。而王卫今年则多次强调,顺丰将致力于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火狐电竞正规买球火狐电竞正规买球
Copyright © 2012-2023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